智能座舱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华一汽车科技
来源:www.itas-hk.com
发布时间:2022-03-23 17:26
阅读:次
上世纪80年代,传统供应商博世联合英特尔开发出CAN总线系统并用于车内ECU的数据通信,标志着汽车座舱生态的开始;而如今汽车座舱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汽车座舱已经度过数字化阶段,正处在智能化发展阶段。汽车座舱智能化的发展成为各主机厂追求差异化与品牌化的“名片”。
如今,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关注“老三样”,因为国产车现在的三大件基本上品质都已经非常给力了。现在的智能化汽车时代,大家开始追求中控大屏/连屏、智能语音控制、HUD等智能化配置。可以说,汽车座舱已度过数字化阶段,正成为具有拟人化交互能力的驾驶伙伴!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
智能座舱发展处于中前期阶段,市面上智能化功能正在不断涌现。那么如何定义“智能座舱”成为行业内纷纷探讨的焦点,笔者认为“智能座舱”是对于座舱智能化发展程度的一种判定,当汽车座舱智能化发展到达一个既定标准时,便可以将其称之为智能座舱。
从如今的行业发展水准来看,目前在座舱智能化发展的战役中,如何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座舱”呢,对此笔者对齐进行了统一的标准制定,即车型同时具备中控台彩色大屏、OTA升级以及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三个条件方可判定为该车型配置智能座舱,即“智能座舱”需同时搭载中控彩屏、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并且具备OTA升级能力。
2021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当中,中控彩屏已经成为标配;而在座舱内人机交互方式当中,语音交互已然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交互方式。所以,其实核心区分“智能座舱”的就是OTA这一大指标。从目前来看,OTA功能的渗透率并不高,大多数车型都不支持该功能。
当然,具备这大特征之后,不用的“智能座舱”能力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我们以15万级别的智能标杆荣威RX5 MAX为例,这款车搭载洛神智慧座舱。而洛神智能座舱系统是基于AliOS打造的全新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支持微内核和宏内核及基于SOA的云端融合框架,具有跨域融合的能力,拥有智能养成式AI,突破性地采用了行业首创的T+X学习模式,让智能进入无界时代。
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网址:http://www.itas-hk.com/news/cjwt/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