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晶仪表已实现中控屏绝大部分功能,汽车中控屏将消失?
作者:华一汽车科技
来源:www.itas-hk.com
发布时间:2017-11-16 16:35
阅读:次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仪表发展历程:机械式仪表盘>电磁脉冲式仪表盘>
全液晶仪表盘>HUD/AR-HUD+全数字液晶仪表盘,伴随着发展,仪表的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机械式仪表盘、电磁脉冲式仪表盘的功能主要有基本信息与行车信息;全数字液晶仪表盘的功能主要有基本信息、行车信息、车载应用与互联网。
中控发展历程:大量物理按键+小液晶屏>少量物理按键+大液晶屏>全数字液晶屏。
通过全数字液晶仪表的功能与全数字液晶中控的功能对比,不难发现现在液晶仪表已经把中控的绝大部分功能实现,如:导航、蓝牙电话、娱乐多媒体,等。之所以比较流行把中控绝大部分功能迁移到仪表,原因在于:第一:仪表在驾驶员正前方,更加方便驾驶员去浏览信息;第二:大屏液晶仪表可以容纳更多信息。
大屏液晶仪表已实现中控屏绝大部分功能,那中控屏存在还有必要吗?
基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驾驶环境、用户、不同终端设备任务分配与其之间的互联关系,等多维度去分析。
驾驶主要需要分为三个阶段:驾驶前、驾驶中、驾驶后,在不同驾驶阶段,不同终端设备在不同驾驶阶段被利用到的概率是截然不同的。驾驶前、驾驶后,方向盘与仪表盘实际被使用的概率是相当低,中控屏被使用到概率是相当高,如:用户在驾驶前方便通过中控屏调节空调、设置导航到哪里或打开音乐多媒体,等;提倡安全驾驶,在驾驶过程中,双手尽可能不要离开方向盘,方向盘与仪表盘被使用的概率是最高,中控屏被使用的概率相当低,如下图所示。
驾驶用户主要分为主驾驶与副驾驶,主驾驶主要负责驾驶相关任务,副驾驶侧重于娱乐方面。通过Volvo Concept,可以看到中控大屏直接放在右边主要为副驾驶服务,副驾驶可以通过它实现娱乐性行为消费;中控剩下小液晶触摸屏,主要为主驾驶服务,辅助驾驶员来完成驾驶前、后复杂的输出任务。
通过BMW Vision ,可以看到中控仪、仪表液晶屏已不存在,它是通过HUD、AR-HUD、或中间touch板与方向盘组合来完成信息输入与输出闭环交互。
通过tesla model future,可以看到中控仪、仪表液晶屏也已不存在,并且机器能够根据手势运动方向进行辨别主驾驶与副驾驶身份进行准确信息展示、产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通过Volvo Concept、BMW Vision 、tesla model future,等解决方案,发现中间都需要一个液晶屏或touch板,这为什么呢?从信息输入与输出角度来看,方向盘是信息输入端,仪表/HUD、AR-HUD是信息输出端,根据设备属性来对比,在驾驶前或后,驾驶员通过中间触摸屏、touch板完成复杂输入比物理按键方向盘便捷与友好,就好比智能手机iPhone与物理按键Nokia的易用性更加友好,便捷。
总结:
第一:随着大屏液晶仪表、HUD/AR-HUD广泛应用,中控液晶屏降慢慢消失,仪表与HUD/AR-HUD的分工降逐步明确;
第二:整车厂将会根据主驾驶与副驾驶不同用户角色的潜在需求进行更加合理设计,产品将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网址:http://www.itas-hk.com/news/cjwt/174.html